2022年12月29日,广元市第二人民医院工作群中的一张照片让所有职工热泪盈眶,图中,ICU护士何俊枢在工作时突然倒下,几个同事正合力将她抱到病床上。经过几日治疗、休息后何俊枢身体状况逐渐好转。“她当时才感染了新冠,身体没恢复好就来上班了,每天穿着厚厚的防护服照顾重症患者很吃力,救治时摘下面屏,看到她面色发白,已经完全没意识了”,同事们回忆起当时的场景还心有余悸。
近日,由于广元市感染人数暴增,广元市第二人民医院日接诊量由200余人次增加至400余人次,发热就诊人数达到平日的10倍以上,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爆满,一个科室只有50多张病床,每天却要挤进80多位患者,门诊药房调配处方日达上千……场所局促,人员拥堵,这也注定了医护人员大面积感染不可避免,此时,该院在岗人数减员超过40%,承担的工作量却是平日数倍。
(CT室外等待的患者)
也许,病毒会让人体温升高、声音沙哑、浑身无力,却不能使这些白衣天使们忘记职责与使命。为了不耽误患者的救治,该院医务人员们在病痛之间争分夺秒,大家症状稍有好转就立即返岗。他们的身影或许看起来瘦弱疲惫,远不如平日步伐稳健、泰然自若,但却为患者构筑起一道坚固的健康防线。
(ICU工作掠影)
“你都快40度了,赶紧休息一下”“我不能倒下,我还能坚持”,内科病区,一名名被感染的医护人员在全副武装后坚守岗位;药房的工作人员发着高烧给患者拿药,急诊科医生一边咳嗽一边救治病人......寒颤时后背贴暖宝宝,全身痛就吃止痛药,甚至激素药。他们浑身不适,嗓子又哑又痛,还得大声呼喊患者的姓名,轻伤不下火线,累倒的就吸吸氧,回家休养几天又返岗,很多医护人员没有养好病,带病上岗后又出现了病情加重。风险、使命、压力、责任……大家肩头承担的东西太重,各个科室忙碌的景象,也成为一种不由分说的状态。也许他们说话的声音比往常虚弱,但迸发出的力量更令人肃然起敬。
发热门诊作为与病毒“短兵相接”的前沿阵地,他们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。据了解,该院发热就诊人数翻增至平日十倍以上,全体医护带病上岗,很多人发着高烧仍坚持夜班。医院也第一时间对该科室人员作了调整,强化了救治能力,优化了就诊流程,竭力保障发热门诊正常运转;呼吸内科,原本三人一间的病房加床至五人一间,科主任、护士长元旦节期间每日从早上就忍着咽痛、头痛等诸多不适症状照顾阳性患者,坚持到半夜才回家休息;ICU护士身体还未恢复就坚持带病上岗,与同事们一起吃住在科室,她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持续着八小时一班的高强度工作,最后倒在了自己的岗位上;有手术的医生无一人请假,要知道,完成一台复杂的手术往往要好几个小时,足以让普通人饥寒交迫,而六名参与手术的医护人员中就有四人带病。“很多急诊手术都是救命,耽误不得。”哪怕自己也在病期,也必须迎难而上,他们用行动践行着铮铮誓言;核酸采集室仅剩一名“阳康”护士工作,她一个人要完成录信息、核酸采集一系列流程,有时遇到因身体不适,不想排队而出言伤人的市民群众,她还要花更多的力气安抚对方的情绪,引导对方遵守采集秩序;在核酸实验室,每天堆放如山的采样管。自十月份广元市爆发疫情以来,该实验室的工作人员们每天在密闭的空间里,坚持24小时连轴转已近百天。检验科主任表示:只希望广大群众能多体谅辛苦的检验人员,现在医院每天单管采样的数量远远大于核酸实验室的单管检测能力,大家难免会遇到核酸检测出报告较慢的状况。
(带病坚持上岗的内科医护)
(五人一间的加床病房)
即便医护自己都在淋雨,依然想为患者撑一把伞,医院职工们纷纷感慨,放开前最难的是医护,放开后最难的还是医护。
(元旦节晚上医护带病坚持工作)
广元二医院尽全力加强医疗资源储备,提升救治能力,全方位、多层面积极应对疫情高峰。
医院将全院资源高度集中、统一调配,集全院之力做好“四保”:保发热、保急诊、保重症、保必需,全力解决群众就医需求。已实现全院人员物资打通,内科外科打通,病房打通,专家门诊普通门诊打通,多方面增强发热门、重症医学科(ICU)、院前急救的服务能力,确保发热门诊、急诊、呼吸、重症病房等的正常运转和急危重症病人的救治和周转;医院成立了以呼吸内科、感染性疾病科、重症医学科、儿科、急诊科等为主的医疗专家组,随时主持召开院级专家例会,讨论重症病例,优化诊治方案;抽调医护人员和司机扩建院前急救队伍,充分利用5G救护车优势,保障院前急救工作畅通。抽调全院内科系统精干力量,集中支援急诊抢救室工作;由医院班子成员亲自带队职能部门,24小时参与急诊抢救室收治协调工作,全院人员一盘棋,统筹安排。严格按照诊疗、防控工作要求,尽一切所能及时完成留观病例的处置,及时分流,及时收治入病房。同时扩充病房资源,打通各个学科,共同参与新冠患者救治工作。